“我平时月经规律,也没肚子痛,怎么会输卵管堵塞?” 在生殖科门诊,不少备孕 1-2 年未孕的女性,拿到输卵管堵塞的检查结果时都很疑惑。其实,输卵管堵塞被称为 “生育隐形杀手”—— 它大多没有明显症状,却会直接阻断精子与卵子的 “相遇之路”,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(约占不孕因素的 30%-40%)。今天就带大家读懂输卵管堵塞的核心知识,学会识别潜在信号,避免延误备孕时机。
首先要明确:输卵管堵塞的本质是 “生命通道不通”。输卵管是连接卵巢与子宫的两条细长管道(直径约 2-4 毫米),长度约 8-14 厘米,分为间质部、峡部、壶腹部、伞端四个部分 —— 卵巢排出的卵子,需通过输卵管伞端 “拾取”,再进入壶腹部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,最后受精卵通过输卵管蠕动输送到子宫着床。一旦输卵管的某个部位发生堵塞,就像 “通道中间设了关卡”:轻则阻碍精卵相遇(导致不孕),重则让受精卵无法顺利到达子宫,在输卵管内着床(引发宫外孕,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)。
那么,好好的输卵管为什么会堵?临床中 90% 以上的堵塞由 “后天因素” 导致,主要有三个核心原因:
- 盆腔炎或输卵管炎后遗症:这是最常见的诱因。之前患过急性 / 慢性输卵管炎、盆腔炎的女性,炎症会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、水肿,甚至出现粘连、积液 —— 就像管道内壁长了 “疤痕”,逐渐狭窄直至堵塞。比如淋球菌、衣原体、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盆腔炎,若未彻底治疗,约 50% 会导致输卵管堵塞;产后、人流后感染引发的输卵管炎,也容易留下堵塞隐患。
- 宫腔 / 盆腔手术损伤:人流、清宫、上环、取环、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等宫腔操作,若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,可能引发炎症扩散,波及输卵管;此外,阑尾炎手术、卵巢囊肿剥除术等盆腔手术,若术中损伤输卵管或导致盆腔粘连,也会间接造成输卵管堵塞。临床数据显示,有 2 次以上人流史的女性,输卵管堵塞风险比普通人高 3 倍。
- 先天因素(少见):少数女性天生输卵管发育异常,比如输卵管过细、扭曲、缺失,或伞端发育不良(无法正常拾取卵子),这类堵塞多在青春期或备孕时偶然发现,占比不足 5%。
最需要警惕的是:输卵管堵塞大多 “无症状”!除了少数因急性炎症引发堵塞的患者,可能在发病时出现下腹剧痛、发热、白带异常(类似输卵管炎症状),绝大多数慢性堵塞患者没有任何不适 —— 既不会影响月经(月经由子宫内膜脱落形成,与输卵管无关),也不会导致腹痛,唯一的信号就是 “备孕困难”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直到备孕 1 年以上,才通过检查发现输卵管堵塞。
不过,有三类人群即便没有备孕需求,也建议定期排查输卵管堵塞:
- 有盆腔炎、输卵管炎病史的女性:炎症治愈后 1-2 年,建议做一次输卵管检查,排查是否有粘连或堵塞;
- 有宫外孕病史的女性:宫外孕多因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,治愈后再次堵塞或通而不畅的风险极高,需复查确认输卵管情况;
- 有多次宫腔手术史(如 2 次以上人流)的女性:手术损伤可能逐渐累积,建议 30 岁后或备孕前做输卵管评估。
最后要强调:输卵管堵塞虽然会影响生育,但并非 “不治之症”。早期轻度堵塞通过规范治疗,很多人能恢复输卵管通畅,自然受孕;即便堵塞严重,也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(如试管婴儿)实现生育愿望。关键是早发现、早干预 —— 若你备孕超过 1 年(35 岁以上女性超过半年)未孕,或属于上述高危人群,别只关注排卵和子宫,及时检查输卵管,才能找到不孕的真正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