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天跑十几次厕所,排尿时还火辣辣地疼,是不是得了尿道炎?”“尿道口有点红肿,偶尔有分泌物,到底是上火还是炎症?” 在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,类似的疑问每天都在发生。事实上,尿道炎虽常见,但很多人容易将其与膀胱炎、前列腺炎等泌尿问题混淆,导致误判或延误治疗。先搞懂尿道炎的核心症状,才能精准识别身体发出的 “预警信号”。
一、先搞懂尿道炎:不是 “上火” 这么简单
尿道炎是尿道黏膜受病原体侵袭引发的炎症,根据致病微生物不同,主要分为 “淋菌性尿道炎” 和 “非淋菌性尿道炎” 两类,前者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,多通过性接触传播;后者则以衣原体、支原体感染为主,也可能由滴虫、真菌等导致。无论哪种类型,其核心问题都是尿道黏膜充血、水肿,进而引发一系列排尿异常症状。
很多人出现尿频尿急时,会先归咎于 “上火” 或 “喝水少”,但尿道炎的症状往往更具特异性,且不会随简单补水缓解。28 岁的程序员小李就曾踩过这个坑:连续 3 天尿频尿急,以为是熬夜加班 “上火”,直到出现尿道口流脓才就医,确诊为淋菌性尿道炎,因延误治疗导致炎症轻微扩散,多花了 2 周才治愈。
二、尿道炎的 3 个核心症状,别和这些病搞混
要区分尿道炎与其他泌尿疾病,关键看以下 3 个典型症状,以及它们与其他疾病的差异:
1. 尿频尿急 + 尿痛:“排尿痛” 是核心标志
尿道炎患者的尿频尿急,常伴随明显的 “尿痛”—— 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、刺痛感,甚至像 “针扎” 一样,尤其是排尿快结束时疼痛更明显。比如每次尿量很少(仅几十毫升),但刚上完厕所又有尿意,同时伴随尿道刺痛,大概率是尿道炎信号。
需要注意的是,膀胱炎也会有尿频尿急,但多伴随 “下腹部疼痛”(肚脐以下坠胀、隐痛),且尿痛症状相对较轻;前列腺炎(男性)则会出现 “排尿不尽感”(尿完后仍觉得没排干净),还可能伴随会阴部、腰骶部酸痛,与尿道炎的 “尿道局部疼痛” 有明显区别。
2. 尿道口异常:红肿 + 分泌物是重要线索
尿道炎患者的尿道口会出现明显异常:要么红肿、外翻,触碰时疼痛;要么有异常分泌物,且不同类型的尿道炎分泌物特点不同 —— 淋菌性尿道炎的分泌物多为黄色、黄绿色稠厚脓液,早上起床时可能 “封住” 尿道口(医学称 “糊口现象”);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分泌物则较稀薄,多为白色或透明黏液,量较少,常需挤压尿道口才会流出。
如果仅尿道口红肿但无分泌物,可能是局部摩擦(如紧身裤、频繁性生活)导致的黏膜损伤;若分泌物伴随外阴瘙痒、白带增多,则可能是阴道炎(女性)引发的尿道刺激,而非单纯尿道炎,需结合妇科检查判断。
3. 尿液异常:浑浊、带血需警惕
正常尿液呈淡黄色、透明状,若患上尿道炎,尿液可能变得浑浊,甚至出现肉眼可见的血丝(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)。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破损,少量血液混入尿液中,多表现为尿液末端带血,或全程尿液呈淡红色。
32 岁的女性王女士就因 “尿液浑浊 + 轻微带血” 就医,起初以为是肾结石,检查后发现是衣原体感染引发的非淋菌性尿道炎,黏膜破损导致少量出血。医生提醒:若尿液带血同时伴随腰腹部剧烈疼痛,可能是结石;若仅伴随尿道痛、尿频,则更倾向尿道炎。
三、出现这些情况,别拖延!及时就医的 3 个信号
普通人群可通过 “症状组合” 初步判断:若同时出现 “尿频尿急 + 尿道刺痛”,或 “尿道口红肿 / 分泌物 + 排尿不适”,且症状持续超过 2 天,无论是否 “上火”,都建议及时就医;若出现以下 3 种情况,更要立即就诊:
- 尿道口出现明显脓液,或尿液中带血量增多;
- 伴随发热(体温超过 38℃)、腰痛,可能是炎症扩散至肾脏(肾盂肾炎);
- 有不洁性生活史后出现上述症状,需警惕性传播相关的尿道炎(如淋菌性、衣原体性)。
建议就医时挂 “泌尿外科”(男性)或 “妇科 + 泌尿外科”(女性),就诊前可简单记录:症状出现时间、排尿频率、分泌物特点(颜色、量)、是否有性生活史,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。记住:尿道炎早发现早治疗,多数 1-2 周即可痊愈,若拖延可能引发慢性炎症,甚至导致尿道狭窄、附睾炎(男性)、盆腔炎(女性)等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