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阴炎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炎症之一,据临床数据显示,约有 70% 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外阴炎症。它并非单一疾病,而是外阴皮肤与黏膜受到各种刺激后引发的炎症反应统称。
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第一道生理屏障,外阴部位暴露于体外,容易受到环境、病原体及理化因素的影响,却因涉及隐私部位,常被患者忽视或延误治疗。
一、外阴炎的医学分类
外阴炎主要分为特异性感染与非特异性炎症两大类:
1. 非特异性外阴炎
多由物理或化学刺激引发,常见诱因包括:
- 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、含香精的沐浴露、消毒药液冲洗外阴
- 穿着紧身化纤内裤导致局部潮湿闷热,破坏外阴皮肤天然保护屏障
2. 特异性外阴炎
由明确病原体感染所致,常见致病菌包括白色念珠菌(霉菌)、阴道毛滴虫、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。这类炎症往往与阴道炎并存,病原体可通过阴道分泌物污染外阴引发继发感染。
二、典型症状表现
外阴炎的症状具有明显特征性,主要包括:
- 严重时出现糜烂、浅表溃疡,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、渗液
- 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外阴皮肤增厚、粗糙、色素沉着,形成苔藓样变,转为慢性外阴炎,增加治疗难度
三、高发人群需警惕
外阴炎的发病与年龄、婚姻状态无关,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:
- 幼女:外阴发育尚未成熟,大阴唇不能完全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口,且雌激素水平低下,阴道上皮抵抗力弱,容易受到粪便污染引发外阴炎。
- 绝经后女性: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,外阴皮肤黏膜变薄、弹性降低,局部抵抗力减弱,易发生老年性外阴炎。
- 妊娠期女性:体内激素变化导致阴道环境改变,增加感染风险。
- 长期使用抗生素、免疫抑制剂的人群:免疫力受影响,易诱发炎症。
四、及时就医是关键
当出现外阴不适症状时,及时就医能阻断病情发展。医生会通过妇科检查观察外阴病变情况,并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,明确病原体类型后再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。
特别提醒: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止痒药膏或冲洗药液,这类行为可能掩盖病情或破坏局部微环境,导致炎症迁延不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