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妇科门诊,不少女性因忽视 “轻微腹痛”,把输卵管炎拖成慢性,甚至出现输卵管堵塞才就诊。这种发生在输卵管的感染性炎症,看似是 “小炎症”,却可能悄悄破坏 “生育通道”,导致不孕或宫外孕。今天就带大家读懂输卵管炎的核心知识,学会通过症状初步识别,避免延误干预时机。
一、先明确:什么是输卵管炎?它为何影响生育?
- 定义与分类:输卵管炎是输卵管黏膜及肌层的炎症,多由细菌感染引起,常与盆腔炎同时存在,主要分为急性输卵管炎和慢性输卵管炎两类,二者危害差异极大。
- 核心危害:影响 “生命通道”
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关键通道 —— 卵巢排出的卵子需经输卵管与精子相遇受精,形成的受精卵也需靠输卵管输送到子宫着床。一旦发炎,通道会被炎症分泌物、粘连堵塞,直接影响生育,这是输卵管炎最核心的危害。
二、急性输卵管炎:来势汹汹,及时治是关键
急性输卵管炎属于 “急症”,及时治疗大多可治愈,最怕拖延成慢性。其典型症状有 3 个:
- 下腹剧痛:多为双侧持续性胀痛或刺痛,按压时疼痛明显加重,部分人伴随腰背部酸痛,走路、翻身时痛感更甚;
- 发热:体温多在 38.5℃以上,常伴随乏力、寒战,若炎症扩散至盆腔,还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;
- 分泌物异常:白带量突然增多,颜色变黄、发绿,质地黏稠且有臭味,部分人会出现非经期阴道出血(量少但持续不止)。
高发人群与风险:多发生在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,尤其集中在产后、人流后或上环后的 1-2 周内 —— 此时宫颈口未完全闭合,细菌易通过阴道、宫颈上行感染;若不及时用抗生素控制,1-2 周内可能转为慢性。
三、慢性输卵管炎:症状隐匿,更伤 “生育通道”
慢性输卵管炎多由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演变而来,也可能因阴道炎反复上行感染逐渐发展,症状更 “隐匿” 但危害更大:
- 反复下腹隐痛:痛感不如急性剧烈,但会在经期、性生活后或劳累时加重,易被误认为 “痛经” 或 “妇科老毛病”;
- 白带增多:多为淡黄色黏液状,无明显臭味,极易被忽视;
- 最危险后果:慢性炎症会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、管腔狭窄甚至堵塞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 40% 的输卵管性不孕由其引起;若输卵管未完全堵塞(通而不畅),还会增加宫外孕风险(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,可能引发输卵管破裂出血)。
四、为啥注意卫生还会得?3 个易忽视的诱因
除了不洁性生活,以下 3 个诱因常被忽略:
- 宫腔操作史:如人流、清宫、上环 / 取环等,若手术消毒不严格,或术后过早性生活,细菌易入侵输卵管;
-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:如慢性阑尾炎、腹膜炎,炎症会通过腹膜扩散至输卵管,引发感染;
- 免疫力下降: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或患糖尿病时,身体抵抗力减弱,阴道内正常菌群也可能 “趁虚而入”,上行感染输卵管。
五、纠正误区:没有性生活就不会得输卵管炎?
这种说法不正确。虽然性生活是细菌上行的常见途径,但未婚女性若不注意经期卫生(如经期盆浴、使用不洁卫生巾),或患有阑尾炎、肠炎等疾病,也可能引发输卵管炎,只是发病率相对较低。
六、关键提醒:治疗 “早” 字当头
输卵管炎的治疗核心在 “早”:
- 急性炎症:若及时用足量抗生素规范治疗 2-3 周,治愈率可达 80% 以上;
- 慢性炎症:若拖延成慢性,输卵管出现粘连或堵塞后,即便通过手术疏通,生育能力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。
因此,一旦出现下腹剧痛、发热、异常分泌物,尤其是产后、术后或经期后,别当成 “普通腹痛” 忍一忍,需及时到妇科就诊,才能避免这颗 “生育隐患” 越埋越深。